时间:2020-04-09 07:41:26 来源:互联网 热度: 作者: 佚名
说起
巨鹿之战
,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因为有很多的成语都出自此战,例如
“破釜沉舟”
。这场大战,是秦国历史上的
最后一次大战
,同时也是项羽
最为得意的一战
。
秦末时期,各地纷纷掀起了起义浪潮,秦王为了保住自身,
任命章邯为上将军去平定这些起义。公元前208年,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的首领项梁
,也就是项羽的叔父。在此之后,
章邯率领着二十万军队渡过了黄河,与前来增援的长城军(由王离率领的二十万军队)会和并一起攻打赵国
,大败了赵军。但由于赵王逃进了钜鹿城,便令自己的四十万大军包围了钜鹿。
直到这时仿佛都是秦军占有极大的优势,
但没过多久,这四十万秦军便被几万由项羽率领的楚军全歼。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四十万大军被全歼的结果呢?下面不妨跟我来分析分析:
一、章邯的疏忽大意
这主要是因为项梁的战死,
其实项梁的死同样也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
。因为此前项梁在东阿大败了章邯,于是率领军队西进,不久到达定陶,并在定陶再一次打败了秦军。加之刘邦和项羽也频频传来捷报,于是
项梁认为秦军已经没有了与之对抗的实力。但不曾想秦二世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来攻打楚军,也正因此,项梁大败并战死。
同样,这种骄傲在项梁战死后转移到了章邯身上,
项梁的死使得章邯认为楚军已经没有了与其对抗的实力,于是便仓促率大军渡过黄河大败赵国,并包围了赵王所躲避的钜鹿城。
之后被困的赵王只能去求助各路起义诸侯,但是在试探过章邯的军队后各路诸侯不在敢去救援,而此时的章邯也并没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二、项羽的破釜沉舟
在楚怀王接到了赵王的求助后,立刻派出了军队。其命令
军队兵分两路
,一路由
上将军宋义
(之后由于与项羽意见不合被其所杀,上将军之后也由项羽担任)带领,
并有次将项羽和末将范增
,率领着
数万军士前去营救
;而另一路则是由
主帅刘邦
率领的军队,并命其
进攻关中
。
在项羽率领着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漳水时,便立即派出了
两万军卒
过河去援救。这两万军队在过河后打了几场比较小的胜仗,项羽见秦军并无战力便率领这其余军队过了河。并且
命令全军烧掉了房屋帐篷,只能带三天的口粮,
之后便迅速前往巨鹿,破坏了章邯所保护的秦军甬道,使得王离的二十万大军没有了粮草供应。没多久,
王离的二十万军队被包围,并在项羽的九次进攻后被活捉
,秦军将士不是被杀就是匆忙逃跑,自此,围困巨鹿的秦军被彻底瓦解。
三、秦王的昏庸无能
在秦二世在位时期,其实
秦国的大小事都被赵高所接替管理
,这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使得
秦国各大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
。此外,为秦国打败了众多敌人做出了天大贡献的名将
白起和蒙恬最后都被赐死
,加之掌握朝政的
赵高一向阿庚奉承
,这不得不让
章邯感到焦虑
,打胜仗回去是死,败仗也是死。
这就迫使了章邯重新考虑时局,加之
秦国大势已去,倒不如自立为王,免得妻儿被杀
。于是章邯之后便数次向项羽
提出了求和
,项羽之后也答应了他。但在之后由于投降的章邯部的二十万军卒不服气,最终被全部坑埋。
这场大战之后,秦军再也没有了与楚军对抗的实力,没多久突破武关,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正式灭亡。
(参考文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项羽本纪》、《资治通鉴》)
以上仅为作者本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发布此文章仅为传递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站将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