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31 10:18:19 来源:互联网 热度: 作者: 佚名
门阀是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所形成的特殊历史产物,它选拔人才首论出身,再看才能,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在雕版印刷推广之前,由于教育资源基本都掌握在士族门阀手中,寒门士子很难出头。
士族子弟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开始普及,为教育的平民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于是隋朝时期皇帝们为了打压门阀开展了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应对门阀的举措,所以李世民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时才能志得意满地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
武则天上位后虽然将国号改为“周”,但是在对待门阀上与唐太宗、高宗时的策略基本是一样的,这是两个阶层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隋唐两朝帝王都是出身门阀,所以对于有潜力当皇帝的门阀自然会加大打压力度,这与后世的宋朝打压武将、明朝严格控制宗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则天
而门阀与唐朝对外战争的强盛没有多大关系,唐朝的强盛得益于当时的府兵制还没有腐朽,大唐的名将没有几个是门阀出身的,比如李靖、李绩、秦琼、尉迟敬德、程知节、薛仁贵、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等等,基本都是普通家族出身。
郭子仪
凌烟阁的武臣只有河间君郡王李孝恭和李神通出身宗室,而像传统的“五姓七望”在对外战争中没有什么人才,他们拿手的领域还是在文治方面。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各地藩镇割据,科举难以为继,这时候门阀垄断教育资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唐朝后期出身门阀的宰相开始多了起来,比如晚唐著名的牛李党争虽的李党首领李德裕就是出身赵郡李氏,据说他特别反感科举考试出头的人才。
发布此文章仅为传递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站将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