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文字以讹传讹,捕风捉影,说商朝的灭亡是因为红颜祸水苏妲己,纣王无道,穷奢极欲,滥杀无辜,有关他的罪恶,罄竹难书,有关他的优点,只字不提。
2021-06-09 00:00:00 367
周王朝为了长治久安,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整个西周时期,周王朝统治者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确定继承人,有效避免了王室内部因为争夺王位自相残杀,确保了周王朝前期的稳定。但在宗法制森严的西周,却出现了一位没有遵守嫡长子继承制而登上王位的君主—周孝
2021-06-01 00:00:00 277
周昭王和汉武帝就是这样有着相似背景的两位皇帝,他们的先辈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都采取了分封诸侯的策略。而与此同时,经过了先人的励精图治,在王位继承到周昭王和汉武帝的手中时,当时的国家都呈现出强盛之势。
2021-05-21 00:00:00 263
纸扇书生们在嵩山上的表演,让我们再次体味到这座五岳之尊、万山之祖所蕴藏的人文魅力。这里既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又有天下武功的发源地少林寺,又有“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观星台。
2021-04-27 17:20:30 239
唐太宗身为一代明君,常常反思隋朝灭亡的教训。当初隋朝覆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炀帝三次征讨高丽,以致出现“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的可怕局面,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2021-04-27 17:20:29 253
可是流星耀眼的光芒终究是比不过日月。对于400年大汉天下功劳最大的韩信,不是死在敌人的手上,也不是死在匈奴人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之中。也不知道韩信在临死之际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是在想当年没有听从谋士的建议三分天下还是在想自己早年胯下受辱的事情。但无论如
2021-04-26 17:20:30 284
在中国古代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而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历史故事中,都纷纷印证着这句话,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件,每一个感觉都非常的巧合。
2021-04-25 17:20:29 281
公元1392年,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薨。对于朱元璋而言,这并不是简单的老年丧子,而是他钦定的接班人没了。此时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了,眼见着没几年好活,他若一死,这偌大的江山基业,又该由谁来继承?
2021-04-20 18:01:52 352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一首京剧之中的《空城计》里面从唱词道尽了三国时代诸葛亮和司马懿在魏蜀边境的对峙战争。司马懿15万大军备诸葛亮不足五千人马摆下的空城计给吓退,一直是我们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2021-04-20 18:01:50 250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动荡的年代。周王室衰弱,各诸侯国互相征伐、吞并,最后形成了战国七雄这样的局面,而其中国力最强盛的就非秦国莫属了。秦国有着一代代的励精图治的明君。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秦惠文王开疆拓土,秦昭襄王远交近攻,削弱六国实力,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其
2021-04-20 18:01:49 246
楚国,在西周时期由于地处蛮荒并且人口稀少、语言风俗与中原相差很大、经济也很落后,因此常常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之邦。就算是楚国人自己也从不讳言自己为蛮夷,还把蛮夷身份作为自己发展的动力。
2021-04-19 18:01:49 95
在古代华夏人眼中,整个天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华夏人,或者叫诸夏,生活中原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礼仪、服饰与生活习惯,另一种是蛮夷人,与华夏人是相对立的,蛮夷与华夏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主要体现在文化、礼仪、服饰与生活习惯上。
2021-04-18 18:01:51 138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一般在出现分裂后,或是说新的政权崛起后,准备推翻旧的政权时,无论是一般的老百姓,还是地主阶级统治者都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统一,有实力的统治者还会视统一为己任,将统一国家作为名垂青史的重要功绩,但是中国的统一却几乎全部是由北方政权统
2021-04-18 18:01:51 114
几千年前,若对春秋列国的诸侯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多半会遭到鄙夷。在长久以来,旧中国都是以农耕作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别说是发展了,连概念都没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人越多就意味着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进而制造财富。
2021-04-18 18:01:51 152
中国有句民谣:“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陕西帝王陵墓志》提出,陕西帝王陵共有82座。
2021-04-17 18:01:50 138
清华简《厚父》篇很可能是周初的文献,据此可以探讨夏代相关传说。《厚父》不仅明确说明禹建立了夏邦,而且将禹与夏发生关系的时间提前至西周初年。简文清楚显示禹启是前后相继的两位夏王,古史辨派学者过去认为禹与夏没有关系,启与禹、夏发生关系是很晚的观点都需要纠正了。《厚
2021-04-12 09:00:32 172
无论是在封神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中,姜子牙都是大名鼎鼎的。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呼风唤雨,最终的姜子牙册封众神,一度成为了神仙之首。人们了解姜子牙大部分是再封神演义中,在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无所不能,当然,这仅仅是文学作品的渲染而已。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2021-04-11 09:00:33 142
大快人心!据香港《明报》4月5日报道,已送至香港教育局,计划在今年9月将被用于新学期中学二年级的三本历史教师用书,相较于老版教材,在对中英鸦片战争的描述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报道,对此变化,戎评总结了如下三点:1、在现代教研版中,在对鸦片战争前历史背景的
2021-04-08 08:58:21 118
古代都城是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统治意志的象征,都城文化是古都传统与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都城文化包括制度思想、空间形态与文化生态三方面内涵。它推动、影响着文学观念、作家作品、风格流派的生成发展,形成都城视域中的文学史;历代文学对于都城空间形象、人文内涵、文化传统
2021-04-07 09:56:26 193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自周代起,中国便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制度,后来经由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不断发扬传承,使得餐桌礼仪为后世延续,并将其作为彰显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04-07 08:58:22 150
各行各业都有鼻祖,若间谍也算一种行当的话,那么,世界公认的间谍鼻祖应该是公元前十世纪的菲利斯间谍娣莱拉。不过,我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女性情报人员,她的名字是女艾。由于虞夏两朝距离当代比较久远,所以这位少康时期的女间谍鲜为外国人所知。
2021-04-06 09:56:27 110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常青水长流。在这样悠久的历史当中,我国总共出现了400多名皇帝,其中不乏一些神武大帝,譬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等我们都十分熟知的皇帝。可秦始皇虽然车同轨书同文,却施暴政,使秦朝14年而亡;汉武帝虽打通西域,独尊儒术,但晚年却有巫
2021-04-06 09:56:25 113
《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十二本纪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世家的历史,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2021-04-06 09:56:24 120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皇帝的姓氏到了今天基本上都是大姓,比如说“李”和“刘”,而秦始皇身为始皇帝,他的姓到了今天即便不是大姓但也不应该默默无闻才是,那为何今天我们很少听到有人姓“嬴”的?
2021-04-05 09:56:28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