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成一锅粥了,为何匈奴没有乘机入侵,你看谁在镇守边疆

时间:2021-03-14 21:01:33 来源:互联网 热度: 作者: 佚名

匈奴一直是汉朝的大敌,刘邦刚建立汉朝不久后,他的同乡好友,燕王卢绾就联合匈奴起兵反抗他,刘邦亲自率兵去征讨卢绾,但是他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了白登山。危难关头,他手下的谋士陈平建议刘邦用钱财贿赂冒顿单于阏氏,她劝说匈奴冒顿单于撤兵,这才放过了刘邦。

刘邦去世后,匈奴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很轻佻的信,来羞辱吕后,这让汉朝众人怒不可遏,觉得受到了冒犯,但由于汉朝没有实力和匈奴对抗,最终他们忍气吞声,吕后给匈奴单于回了一封很卑微的信,平息了此事。这之后,面对匈奴的进犯,汉朝一直采用防御策略,到了汉武帝时候,汉朝实力空前强大,汉武帝也很有雄才大略,所以他才派卫青、霍去病等人攻打匈奴。

汉朝统一强大的时候,匈奴等周边民族,一直进犯大汉,为何到了三国时期,汉朝陷入了群雄乱斗之中,正是衰落和混乱时期,周边的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没有乘机入侵中原地区?

并不是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不想入侵中原地区,例如在西晋王朝时期,内部出现八王之乱后,匈奴、鲜卑、羯、羌、氐等5个胡人部落就乘机入侵,制造了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匈奴、鲜卑等部落没有入侵,是因为这些名将在镇守边疆。

汉灵帝时期,虽然朝廷内部昏暗腐败,但是汉朝的边疆很稳固,西北部有张奂、段颖、董卓等名将镇守。董卓因为借助十常侍和外戚内斗的机会,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堂,他还擅废少帝,毒杀何太后,祸乱后宫等,罪恶累累,让天下人恨透了他,但是董卓的能力很强,他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手下还有有郭祀、李榷、华雄、牛辅、徐荣等悍将,所以他镇守的边疆很稳固。

大汉西北部有董卓等名将镇守,而镇守东北部的,是三国另一名将“白马将军”公孙瓒。公孙瓒出身很低微,但是因为相貌不凡,被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嫁给了公孙瓒。在太守的帮助下,公孙瓒也成了东汉末年的一路诸侯。公孙瓒武艺不凡,他曾带几十名骑兵外出巡逻,遇到了数百名鲜卑骑兵,实力不如对手,但公孙瓒没有逃跑,而是转身向胡人杀去,冲散了他们的阵形,杀死了数十名鲜卑人。公孙瓒因为作战勇敢,让鲜卑、乌桓人都很怕他,而不敢进犯。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任,就落在了曹操肩上,相对于北方的公孙瓒,曹操的实力更加强大,他曾率兵远征乌桓,在白狼山一战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张辽,还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这让乌桓对其心有余悸,不敢轻易进犯曹魏。同时,曹操还派了田豫和牵招,这2位名将替其镇守边疆。田豫多次率兵击败鲜卑,让其不能进犯中原,牵招招抚乌桓、鲜卑,大破轲比能等,为曹魏边疆的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也让鲜卑、乌桓等外族难以进犯中原。

刘备建立蜀汉后,他面临的外敌,主要是羌人部落和南蛮。西羌部落曾出兵攻打蜀汉,但被刘备麾下名将马超击败了。马超出自西凉,和羌人部落交往较多,羌人因为忌惮马超的悍勇,不敢轻易进犯蜀汉。南蛮的实力较弱,但总归是蜀汉边疆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诸葛亮亲自率兵去征讨南蛮,他通过七擒孟获等,让南蛮输得心服口服,彻底归顺了蜀汉,南部从此稳定。

东吴面临的外敌主要是山越,从周瑜开始,江东的4任大都督,都很重视对山越的抵抗。孙权手下的大将贺齐,他曾多少次率兵平定东吴境内的山越民族叛乱,为了瓦解、消弱山越的势力,贺齐很重视对山越大将的招降,还将山越百姓改变成了大汉子民,逐渐解决了山越的威胁。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虽然中原王朝陷入了内乱之中,但是由于大汉边疆有董卓、公孙瓒、牵招、田豫等名将的镇守,始终“不教胡马度阴山”,再加上三国内部虽然乱成了一锅粥,但是孙权、曹操、刘备等诸侯,都很重视对外族的抵御,所以三国时期,没有出现外敌入侵之事。